一、企业简介
济宁能源阳城煤电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煤-电-热-汽-建材”多产业集聚,煤矿核定生产能力190万吨/年,阳城安全技改项目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电厂装机容量为2×15万千瓦,新型建材项目年产30万立方米。目前资产总额48.66亿元,年利润稳定在3亿元左右。先后获得煤炭行业“太阳杯”“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等荣誉称号。
阳城煤电全景照片
二、创建背景
2022年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在权属企业中开展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创新突破项目活动。阳城煤电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打造百亿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书记创新突破项目,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主要做法
(一)坚持两个核心,把稳发展之舵
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在事关矿井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上把好关、定好调。
1.坚持一岗双责,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强化政治领导核心,健全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 ,各党支部书记和单位负责人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对照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三张清单”和《2022年党建工作要点》,列出6大项23小项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矿党委与各党支部书记、单位负责人签订《党务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分解配档逐条落实。领导干部建立星级支部建设包保联系点,每月深入区队进行调研,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倾听了解基层党员的愿望诉求,对支部建设帮扶指导、破解难题。
2.规范决策程序,把稳发展大局。从完善党委会议制度、修订规范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入手,严格议题申报、议案会前沟通,规范前置研究决策程序,持续规范议事决策制度流程,推进国企改革有关制度、上级党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上半年召开党委会26次,聚焦工程项目招投标、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人事管理、大额资金使用等48项重大问题进行前置研究。调动使用资金50万元以上的矿长办公会审议、200万元以上的党委会议研究,规避了经营决策风险。
阳城煤电135党建体系展厅
(二)发挥两个作用,筑牢基层基础
1.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堡垒作用。以“星级支部创建”为抓手,强“三基”促“五化”,狠抓支部建设规范化提升。一是“一月一例会”研究党建。每月召开一次党建例会暨思想政治工作论坛,专门研究安排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借助手机APP坚持“逢会必考”,大大提升了支部书记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二是“一月一考核”促进落实。对照集团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细则,及时修订企业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标准,开展五星帮四星,支部联建党建互查。并将每月的临时重点工作任务,纳入支部月度考核,考核结果与支部书记、单位负责人的执行力绩效工资挂钩,调动了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落实“标准”规范提升。对照支部标准化建设“十条标准”,实现支部组织生活规范化,不断提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质量。先后建成了5个过硬党支部,14个五星级党支部。四是党建引领基层区队治理。强化“书记抓、抓书记”工作导向,每个支部都选定了党支部书记创新突破项目,建立任务清单,进行细化分解。健全完善“区队自管、班组自控”体制机制,推进区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强化党建引领区队现场标准化建设、提质提效、安全治理等,每个区队班组设立党员安全岗员、青安岗员和群监督员,每班查找安全隐患,解难题,深入推进支部党建活动与生产创效重点难点相结合。
2.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先锋作用。一是配齐支部班子,建强党员队伍。今年以来对安全生产党支部、调度机电党支部及6名党支部书记进行调整。吸收16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4名预备党员,组织4名党支部书记、39名党员、4名发展对象参加集团轮训。二是党员扛红旗,带头“三亮三比三争”。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本领、比作风、比实绩,争当干事创业的先锋模范、争当服务职工先锋模范、争当爱岗敬业先锋模范。在地面机台岗位如灯房、食堂等设立党员示范服务窗口,生产辅助区队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积极开展“我心中的千亿级集团”“发现榜样”“党员争先锋”“打造千亿级集团,我来担当我来干”专题党课等活动,征集制作“我和我的支部”等微视频24部,榜样力量得以彰显。
(三)突出理论武装,打造思政亮点
1.创办周一大学堂,抓好党员干部理论武装。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不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核心内容,创新“中心组学习+”模式,深入开展“打造千亿级集团,我来担当我来干”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三争”精神,突出思想引领,组织班子成员、副科级及以上管理人员600余人次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之江新语》、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忠诚、干净、担当,新时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苦难辉煌》电视专题片,增强干部队伍政治理论素养,激发工作激情和斗志。
2.矿长下基层,提升为民情怀,增强干群互信。开展矿长下基层活动,班子成员深入生产现场、参加区务会、班前会、召开职工座谈会,面对面倾听职工心声,关注热点,解决难点。目前矿班子成员下基层59人次,解决职工生活及生产难题217项,为采掘一线职工配发新式防尘口罩,井上下皮带机安装强力清扫器,在采掘工作面安装智能喷雾装置,普及猴车、助力车,调研使用盾构机和大型掘进机等先进设备,想方设法为职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赢得了职工信赖。
3.坚持谈心谈话,抓好职工思想动态研判。以职工《思想动态信息卡》为载体,及时解答解决职工思想动态信息卡提出的问题,实现闭环跟踪。及时收集整理各支部信访事项及隐患排查问题台账,每月两次对支部上报的员工思想动态信息进行研判分析,坚持“六必访七必谈”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围绕发展重心,服务项目攻坚
坚持把党的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落实到重点工作、关键工程、重点项目攻坚的全过程,把党建目标与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紧密结合,围绕集团公司下达的17项重点任务和矿13项重点工作和64项降本增效措施,紧盯节点挂图作战。根据重点项目总工期,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将各项任务上图、上表、上墙逐月细化分解,明确关键时间节点及责任人,加强对项目设计、设备制造、施工质量进度的管控,全程按“蓝、黄、红”三色进行管理与考核,挂牌督办,并严格按计划考核。截至目前,电厂1号机高背压改造工程化水系统扩建工程备用水池、回收水池及废水池混凝土浇筑已全部完工,比计划提前3天;车间厂房主体承台已全部浇筑完成;厂房外蒸汽管道已全部完成拆除,重要设备采购正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9月底前完成全部改造。#1机组背压改造完成后,向汶上城区供暖能力可达850万平方米,向化工业园区供汽能力达80吨/小时,将更好地保障改善民生,减少大气污染。
阳城技改项目把党旗插在矿土安三类工程攻坚的第一线,党员干部带头破除井筒防治水工作难点、堵点、卡点,认真梳理总结两井筒在-330m工作面探水注浆阶段工程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井筒防治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组织保障。目前,两井筒已全面进入第二阶段工作面预注浆。地面35kV/10kV变电所主体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为预制舱变电站的如期安装奠定坚实基础。
(五)锻造过硬作风,强化廉洁护航
1.培养务实作风,扎实推进“四不为”专项治理。组织召开阳城煤电2022年工作动员暨干部作风建设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查找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年度重点工作挂图作战方案,列出2022年干部作风建设四不为专项治理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开展4次专项督查行动,强化干部执行力考核,锤炼务实高效作风。对制度、文件、各类会议精神执行情况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共计查出问题45条,进行执行力考核87条,提出工作建议11条。对5月份上级安全检查出的123条问题,25条建议,进行查重、查复,溯源追责。抽取矿长下井检查的24条问题,逐条逐项进行现场确认复核,确保隐患闭合、问题整改落实到现场。
2.突出责任落实,强化廉政教育。制定阳城煤电“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活动方案,列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清单,矿与各单位党政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组织副区级以上管理人员及“三管”人员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领导班子与管理人员及“三管人员”开展廉政谈话349人次。组织召开5次廉政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区队长、科长讲廉政党课90多场次;组织中层以上干部、“三管”人员学习《廉政警示教育案例汇编》,观看《零容忍》《山东正风肃纪反腐2020》等廉政教育系列专题片,以案为鉴,引以为戒。
3.强化执纪问责,规范监督管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及时调查处理职工反映的线索信息。抓实抓细对招投标、煤炭竞价、物资验收等经营活动和岗位竞聘、干部考察等工作的执纪监督。积极推进矿务、党务公开,把划分、用人及工资奖金分配等8大项23个小项内容通过不同形式及时公开,确保不碰红线,不触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成效
济宁能源阳城煤电通过实施“党建引领打造百亿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书记创新突破项目,实现了 “三个融合”。一是思想融合。找准了基层党建定位和方向,党建和业务工作“一盘棋”思想得到巩固,有效地把党的主张、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更好地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落实落地。二是业务融合。打通了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梗阻,国企党建更贴合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有效链接党建要素和业务资源,释放出党建与业务工作互促共进、共赢互利的集聚效应。党建工作促进了业务开展,业务质量的提升彰显了党建成效。三是发展融合。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党的创新新论、高质量发展理念在项目创新实践中得以检验,通过观念突破、思想突破、行动突破,项目创新突破,引领企业改革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阳城煤电将以“三争”“三不讲”的进击状态,奋力开创“两矿两厂”编队齐飞,“煤-电-热-汽-建材”集群发展新格局,为打造“千亿级集团”,奋楫笃行,扬帆远航。
课题组成员:辛光明、王广文、张凯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