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浙江省建投交通基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原名为公路工程公司,2021年12月更名为第一工程公司,现有员工148人,其中党员47人。第一工程公司党总支(以下简称党总支)下属4个项目党支部,1个本部党支部,80%的党员分布在4个项目党支部。由于各项目党支部分散在不同地区,且35周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80%,给党建宣传工作覆盖面和有效转化上带来了挑战。为了让青年员工愿意学、喜欢听、能够写,让高占比人员数量转化为高质量效能输出,党总支在党建宣传工作、团队建设上创新载体,活用“三张牌”,即“红色青骑兵”“红色勤务兵”“工地家文化”。通过“三张牌”,用浙江交建声音,讲好浙建故事、交建故事,铸强“红色引擎”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富示范区做出积极贡献。近年来获评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2项,省级青年文明号2项,浙江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场景优秀案例1项;省级测量技能比武团体一等奖等省市级荣誉百余项。
一、主要做法
第一张牌:红色青骑兵
百年奋斗史,红色老国企。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建党百年,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到党史学习教育,红色主题一直是党总支的宣传主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支行走在工地的“红色青骑兵”宣讲队应运而生。通过演讲、红色家书诵读、红色歌曲传唱、廉政课堂、条线讲堂等形式将宣讲送进项目一线。
项目党支部与行业主管部门在项目驻地开展“政企共建”活动,图为“红色青骑兵”演唱歌曲《不忘初心》
(一)以“共建+”为依托,启动“红色引擎”
一是开展“军企共建”,打造交建铁军。文成樟台项目党支部与驻地县人武部开展为期60天的军事化管理和训练活动,将军队的优良传统和军队文化融入到项目日常管理中,用实际行动展现讲纪律、重规矩的铁军队伍形象。文成西景项目党支部和驻地镇人武部共同设立了工地思政课堂,开展爱国主义国防教育课,提高保密意识,激发爱国爱企之情。二是开展“政企共建”,彰显铁军风采。申嘉湖项目党支部与业主围绕创建“清廉交通先锋队”的目标,以“廉政讲堂”为抓手,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奉化连山快速项目团支部与项目建设相关单位开展五方共建活动,宣讲团成员通过分享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演绎红色家书、献唱红色歌曲等形式将红色基因作为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符号,以文体活动形式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三是开展“校企共建”,助力科技创新。与丽水学院开展人才共育的深度合作,主抓思想建设和科技研究,经过综合研究取得了专利4项、论文3篇、软件著作权3项的成果。
项目部与驻地县人民武装部开展“军企共建”活动,图为在项目驻地开展军队文化宣讲和军事化训练
(二)以思政宣讲为抓手,传唱“红色声音”
一是坚持开展“三学”流动宣讲。通过领导班子“带头学”、以上率下“辅导学”、青年宣讲“广泛学”的“三学”宣讲方式,打造流动送学“心”模式。2021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65次,宣讲10余场。二是坚持引导转化实践促进学。聚焦“两会”、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等,青年宣讲员走进项目施工一线,结合会议精神,立足岗位畅所欲言。当衢州发生疫情,曙光路项目团支部在落实好项目部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主动抽调12名员工组成“浙江交建疫情防控先锋队”,身先士卒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实践“两会”精神,街道和居民发来感谢信高度赞扬。三是坚持党史学习教育走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推出“一学二送三考”模式。围绕“一学”,凸显教育主题。如何才能更高效有趣的学习?团员们也是动足了心思,一本厚厚的531页的《中国共产党简史》,整理成明信片形式的学习卡片,每一张精选了5个当年大事,在学到相关内容时对应看卡片,以有图有真相的阅读形式加深记,制作明信片30期。做好“二送”,提升工作成效。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实践结合,围绕工作短板,梳理出百页的宣贯材料,将专业知识送进项目部,累计开展送活动进项目10场。运用“三考”,夯实学习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到:“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营养吸收得怎么样?突击快问快答考一考,拍摄制作党史知识突击考微视频10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宣贯教育9006人次。在建党百年廉洁微视频比赛中,廉政文化主题原创视频《麻》获得一等奖。
第二张牌:红色勤务兵
让志愿服务成为常态化的生活方式一直是党总支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积极践行的理念,在各项目党支部成立了“红色勤务兵”志愿服务队,构建“志愿+N服务体系”,开展“常态化+订单式+特色化”多类型志愿服务。一是开展常态化服务。常态化开展献血、孤寡老人帮扶等服务。面对火灾,他们冲了上去。2021年2月5日,文成樟台项目驻地边上发生火灾,项目部留守值班的3名员工闻令而动,仅用了7分钟拨打报警电话、联系社区、组织绿化班组高压水车抵达灭火现场,同时带上项目部常备的消防器材和防护装备,与消防救援人员一起历经2个小时扑灭大火。面对塌方,他们冲了上去。2021年11月9日,文成西景项目驻地附近道路发生边坡塌方,党支部得知此事后,30分钟内组织好人员和设备抵达现场,对塌方的50米道路进行疏通,保障了当地群众的安全出行。面对疫情,他们冲了上去。2022年3月14日,凌晨3点30分,衢州曙光路项目接到社区疫情防控紧急通知,这支平均年龄26岁的团队,紧急集结了12人组成“浙江交建疫情防控先锋队”,协助社区开展全员核酸采集10天,面对红码和黄码人员的集采,他们主动说“危险的地方我们上”,当得知防疫物资储备紧缺时,他们自发组织向街道捐赠防护服500件,N95口罩1000只以及医用口罩5000只。二是开展订单式服务。由于文成西景项目驻地较为偏远,项目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对接工友需求开展订单式服务,为建筑工人代取快递,代买物资,代办事项。2021累计开展“三代”志愿服务60余人次。三是突出特长开展特色服务。申嘉湖项目党支部发挥施工单位的专业优势帮助村民修挡墙,打水井,铺村道。曙光路项目发挥青年宣讲员擅长宣讲的优势,与项目驻地派出所共同开展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
第三张牌:工地家文化
根据施工一线工友与家人聚少离多的实际情况,在各项目积极推进“浙建工友之家”建设,以服务生产,凝聚力量为宗旨,视工友为家人,努力建好工友们的第二个家。
“工友之家”口袋本和专属于自己的“浙江交建”月饼
(一)打造工地家文化,在“工友之家”建设上抓温度
一是制作“口袋本”,让工地家文化进口袋又进心坎。为了更便捷的给工友提供服务,党总支精心制作了小小“口袋书”,把“工友之家”做什么?如何联系?开展活动的载体等内容写进“口袋书”,小小口袋书成为了工友们的掌中宝,按照口袋书上的联系电话直接把问题意见反馈给“工友之家”。2021年收集整理工友意见20余项,均已解决落实。二是制作“专属美食”,让工地家文化更有家的味道。借着每个传统节日的契机,项目党支部组织大家一起包汤圆、包粽子、做月饼等,从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上打造真正的家。三是工地飞来“小候鸟”,让工地家文化更有家的陪伴。近年来,项目党支部利用孩子们的暑假时间,持续开展“小侯鸟”活动,为职工和工友们创造“亲子圈”,给孩子们送上爸爸妈妈的高质量陪伴。
(二)打造工地家文化,在“工友之家”建设上抓质效
推行建筑工人管理“两个百分百”。一是确保工友100%接受学习教育。各项目部定期组织工人开展各项技能提升培训、安全应急演练、安全技术交底,2021年组织80场17500人次参加培训。二是确保工友100%享有劳动保障。将体检、免费核酸送进项目一线,开展防病宣传,建立工人健康档案,免费办理新冠病毒肺炎“疫安心”保险、送“防疫包”“工具包”等建筑工人沟通日活动60余场。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党总支打出“三张牌”的工作法,做到了及时传达上级各项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及时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新业绩、新举措,深入挖掘和报道生产一线的好人好事,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了战斗力。主要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效。
(一)解决了党建宣传转化率低的问题。“红色青骑兵”已由最初的2人小组,发展到如今30余人的宣传队,他们中既有一线施工员、安全员,也有专职的党群宣传工作者和本部职能部室管理人员,织起工地宣传红色网格。“红色青骑兵”将宣讲拍成微视频,利用线上群平台无边界、零距离、高速度的传播特点,解决了各项目空间距离远,人员分散等带来的宣传覆盖面低的问题。使每名员工随时随地都能浏览企业资讯、学习榜样故事、接受爱国爱企教育。分布在每个项目的“红色青骑兵”通过一线宣讲,让党建宣传真正“走”到员工身边,做到“工作千万里,党建无距离”,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开放式大党建宣传格局。
(二)解决了党建工作融入性差的问题。通过党建宣讲和活动抓手,将精神文明工作成效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党建生产力。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党总支投入抗疫防疫一线,力争做到“两手硬两战赢”,当复工号角吹响,江山项目成为衢州地区首个复工复产的交通类项目,2个项目被评为疫情防控先进集体。2021年春节,申嘉湖项目50余名员工和工友留守工区,在春节期间持续施工保障进度,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报道等主流媒体对该项目复工复产情况进行了报道,实现了自下而上、聚焦生产经营、服务大局、积极参与,把自己摆进重点工作的生动局面。“今年在浙过年”等主题活动也得到媒体关注点赞。
(三)解决了党建工作成果应用面窄的问题。围绕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百日攻坚战、春节坚守岗位、廉洁警示教育等主题,发布了海报、微视频、学习卡片等。其中,衢州曙光路项目党支部的《抗疫MV》受到交通旅游导报等媒体报道,这些图文并茂、充满正能量的“身边故事”“感动人物”,不但在企业内部引起热烈反响,同时也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热情。2021年各项工作得到学习强国、浙江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浙江新闻客户端及公司自媒体聚焦报道120余篇次。
三、思考与体会
党建宣传工作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载体是实现成效的保障,策划载体必须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贴合、与员工诉求相贴合、更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围绕企业发展重点、职工关注焦点。我们通过“三张牌”工作法的探索,总结出“大党建”工作策划六步曲。一是全面梳理中心工作。以项目为例,把该项目工期内要做的所有工作列出来,一项一项分析盘点一下,弄清楚哪项工作是薄弱点、哪项工作做得还不错。二是精准落实上级部署。全面分析解读上级年度工作报告、工作要点等,最重要的是要弄精准上级重点推的工作中哪些可以结合自己项目来推行,并落实到位。三是比对找到结合部位。把以上两个步骤分别得出的结论放到一起,找到两者的交叉结合点,也就是可以在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中策划的党建亮点。四是设定细化多级目标。以这项工作为基础,设定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的小目标。比如项目周期三年,第一年做到什么样,争创哪个级别荣誉,第二年在第一年基础上如何提升,第三年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五是有效填充工作任务。依照工作目标,设立任务清单,具体的工作任务结合实际进度进行填空。六是形成党建工作体系。列出的目标和任务填充完成,就是一个载体抓手。在这个载体执行过程中,每年根据当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对内容进行更新迭代,并逐渐提高完成标准,最终形成品牌。
案例研究组成员:廖淑珍、刘雪枝、张祥耀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