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互联网+党建,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质登高

2022-06-21 10:50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互联网+党建,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质登高

摘要:国网高培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发挥“电力干部成长的摇篮、干部党性教育的高地、干部能力提升的基地”作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发挥国网高培“云课堂”学习平台优势,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策划特色培训项目、学习活动,打造党建、团校专区,持续深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有效融合线上线下培训全场景,训前训中训后培训全过程,建设线上线下学习、培训管理、资源共享和专区学习等模块,提供跨平台、跨终端同步课堂直播点播,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功能超市,为国家电网总部(分部)、省公司、直属单位提供定制化、个性化培训服务,有力支撑国家电网人才发展。目前,“云课堂”平台注册学员已超过88.7万人,拥有3582名师资、7100余门课程和1791篇案例、电子图书13万册、专业报告和行业动态2.65亿篇,不断提升服务价值。

 

一、背景介绍

“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十四五”规划首提“发挥在线教育优势”,这明确了在线教育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教育“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了遵循。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导致各类培训机构大规模停课,企业和个人都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困境。在巨大的危机面前,在线教育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全国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普遍开展线上教育活动,这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集中式、全覆盖的在线教育安排,使得在线教育形式受到空前的关注,大规模在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也备受关注。

在应对危机的“大考”中也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在线教育困境,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备、教师在线教育能力不足、数字鸿沟的加剧导致了新的不公平、学员在线学习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都给在线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十四五”发展的机遇期,如何发挥在线教育平台的优势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二、具体做法

信息技术一直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教育工具、教育培训资源和教育培训方式等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成为推动教育培训变革的技术基础。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融入教育培训教学全过程,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创新性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例如,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实现了教育培训内容的跨时间、跨地域、跨平台传授,教育培训主体身份的灵活转换,增强了教育培训过程的全方位互动,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培训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过程立体化发展,推动了“互联网+教育”的深刻变革。

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的教育培训单位,国家电网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国网高培中心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家电网党组要求,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摇篮、高地、基地”总定位,围绕主责主业主课,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国家电网战略、服务国家电网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网高培中心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党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建好‘云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做到疫情防控和教育培训两不误”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国家电网提质增效、教育培训培训转型升级、安全生产专项行动等工作,建设完善“云课堂”学习平台,建成“线上国网高培”,搭建项目体系、课程体系、师资体系、案例体系,服务支撑国家电网各业务部门、系统各单位在线教育工作,推动国家电网战略落地。

“云课堂”学习平台,基于“六统一”培训体系,有效融合线上线下培训全场景,训前训中训后培训全过程,建设线上线下学习、培训管理、资源共享和专区学习等模块,提供跨平台、跨终端同步课堂直播点播,搭建教育培训功能超市,为国家电网总部和公司系统各单位提供定制化、个性化培训服务,有力支撑国家电网人才发展。在机构上,云课堂的注册学员已经覆盖国家电网系统各个单位;在地域上,云课堂在境外也能正常使用,覆盖6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在规模上,云课堂的注册人数超过88.7万人。目前,“云课堂”平台拥有3582名师资、7100余门优质课程和1791余篇案例、电子图书13万册、专业报告和行业动态2.65亿篇。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部署“云课堂”架构。坚持自主建设运营,结合培训实践,建设“云课堂”,部署云端服务,实现了PC端、手机端和iPad端全覆盖。基于云端部署,设计功能架构,包含五大模块:面向学员的线上线下学习模块;面向培训管理者的培训管理模块;面向合作机构的专区模块;对接外部的共享模块;以及后台优质丰富的培训资源体系模块。在疫情期间满足大规模、高并发学习场景,服务公司全体干部员工,满足世界各地国网人学习需求,实现学习的全面提速。


6uyj.jpg

数字化国网高培中心架构图

 

二是设置专区专栏,满足定制需求。定制部署热点直播、专题活动、精品课程、精品案例、精品培训班、答题活动等系列功能模块,面向特定学员开放,满足公司各部门、各单位的个性化、特色化培训需求。将“答题闯关、积分设置、电子证书”系列功能模块化,形成功能超市,各个功能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进行选择和组装,搭建不同主题的学习专区,还可以面向特定学员开放,实现专区专管,量身定制。目前,国网高培“云课堂”已设置党建、团校、公司战略宣贯、提质增效、法制、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等专区85个。在“云课堂”还上线了“党建专区”,制定公司系统12类党员教育分层分类培训方案,提供中心组、党支部、党员学习等19类课程2200余门,真正做到融入培训抓党建,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阵地作用。


989.jpg

2020年4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驻日办学员通过国网高培“云课堂”参加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驻外员工培训班(线上培训)学习

 

三是规划项目体系,服务人才发展。坚持从战略地图到人才地图,从人才地图到学习地图,统筹规划项目体系。构建公司级+省公司级两级项目体系,鼓励省公司根据属地情况增加贯彻落实地方重大决策部署培训、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培训,持续丰富经营管理项目体系,打造各省特色项目。

四是搭建课程体系,共享课程资源。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基于国家电网战略目标形成管理类人员能力模型,构建具有国网特色的企业大学级课程体系,设置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国家电网党组决策部署、通用管理、专业管理六大板块,既体现央企本色、又具有国网特色。

五是构建师资体系,打造讲师队伍。统筹整合内外部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通用管理、专业管理等各类师资资源,打造“高端外部师资+

主力兼职师资+特色专职师资”的多元融合师资体系。以扩大合作为手段,建设高端外部师资队伍,以健全机制为保障,发展主力兼职师资队伍,以发扬专业为优势,打造特色专职师资队伍。


0j.jpg

2021年2月,国网河北保定公司员工通过国网高培“云课堂”参加学习

 

六是开展线上直播,推进培训创新。为适应数字革命和数字新基建国家战略,国网高培中心推进培训数字+、智能+升级,创新开展“5G+云课堂”直播,搭建移动直播间,服务国家电网直播学习,直播课件快速封装,直播内容定向推送,让直播功能更灵活有效,满足集体学习、个人分散学习等需求。通过创新应用国网高培“云课堂”+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数字化教室+第三方会议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点面结合”的培训新模式,组织实施直播授课、互动教学、专题研讨、汇报交流、考试等各类线上培训教学形式,为人才教育培训提供个性化的“线上+线下”、“集中+分散”培训解决方案。

七是赋能数据价值,实现管理创新。通过信息化迭代升级,实现培训业务数字化、流程化、移动化,课程体系化和数据标准化。疫情以来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截至目前,国网高培中心线上培训量已经超过652万人天,是线下年培训量的40倍以上。经测算,通过云课堂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共节约资金约7.2亿元。

 

三、工作成效

(一)建立线上党建培训基地。国网高培中心构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项目、课程、师资、案例体系,搭建党建线上培训“四梁八柱”。上线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等公开班,建设党建、团校专区,上线党史学习教育10个特色专栏,丰富1960余项资源,150多万人次参加学习。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题权威宣讲,开通直播,不断扩大党性教育辐射面。

(二)服务党员分层分类培训。2021年,国网高培“云课堂”注册学员超过88.7万人,访问人次超过2180万,总点击量超过6206万次,累计节约培训成本7.2亿元。举办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团员、青年志愿者等各类线上线下培训74期,约36.9万人参加学习,有力服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员队伍建设。

(三)打造党建培训品牌。党建案例入选《人民日报》“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优秀案例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党建典型经验荣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党建创新实践论文一等奖。在《高级经理培训研究》《经济参考报》发表党建理论文章,形成了独有的党建培训品牌。

四、经验启示

通过实践,国网高培中心“互联网+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深深体会到,党支部是推动“党建+”工程落地实施的坚强堡垒。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本部门、本支部工作,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工作方式,积极寻找党建工作与重点工作结合点、着力点,以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有力增强党建工作实效,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党员的先锋模范价值充分彰显出来,在协同推进、工作会商、督促指导、过程管控等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党建+”工程开展常态化制度化。

案例研究组成员:倪吉祥、杨爱勤、淡杰明、周密


点赞()
上一条:党建+科技赋能,助力企业能力提升2022-06-21
下一条: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党建与企业深度融合2022-06-21

相关稿件

全面强化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功能 2021-03-12
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国企高质量发展 2021-08-18
国企党建会议开创国有企业党建新局面 2017-01-17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1-08-05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1-08-0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