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安全挑战日益严峻的当下,CertiK 以全球最大 Web3 安全公司的姿态,成为守护数字世界的重要防线。近期,《福布斯》中文版与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EO 顾荣辉的深度对话,揭开了这家估值 20 亿美元的安全巨头背后的成长密码 —— 从数学理论到商业实践,从学术殿堂到行业前沿,这位横跨学界与商界的 "双栖领袖" 用独特的方法论,书写了一段关于坚持与突破的行业传奇。
数学信仰:从实验室走向行业的技术火种
顾荣辉的故事始于对数学的执着。高中时期在数学竞赛中崭露头角的他,进入清华大学后选择了以数学为根基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耶鲁读博期间更是一头扎进形式化验证领域。这种用数学方法证明系统安全性的研究,在当时被大部分人视为 "象牙塔中的理论推演",顾荣辉却发现了其中的价值。
他主导开发的 CertiKOS,成为全球首个完全经形式化验证 "无漏洞" 的操作系统内核 —— 谷歌红队的 "unbreakable"(无懈可击)评价,以及国际计算机协会(ACM)的科研亮点认证,印证了这项技术的颠覆性价值。2017 年 12 月,当区块链安全尚未引起广泛重视时,顾荣辉带着这份学术成果创立 CertiK,毅然将形式化验证这一 "高冷理论" 推向行业应用,埋下了 Web3 安全的第一颗种子。
专注哲学:在高速迭代中锚定核心
Web3 行业的技术迭代以 "季度" 为单位,这种高速变化让许多企业迷失方向。身兼哥伦比亚大学全职教授与企业管理者双重角色的顾荣辉,也曾面临精力分散的困境。"如果你想把控所有的细节,想不犯任何的错误,最后的结果就是资源和注意力被分散。" 他在对话中坦言。
在摸索中,他逐渐形成 "做减法" 的管理哲学:将核心精力聚焦于战略前瞻与关键技术突破,把非核心领域的决策权充分下放给团队。这种 "抓大放小" 的智慧,不仅提升了组织效率,更培育出灵活应变的团队韧性。专注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在纷繁复杂中找到关键变量。如今的他,即便身兼数职,依然能在快速变化的行业中保持从容节奏。
价值锚点:"做应该做的事" 的生存哲学
2020 年疫情成为 CertiK 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当时总部位于纽约的公司被迫转向远程办公,团队成员散布全球多个国家,时区差异与政策壁垒让协同效率面临严峻考验。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做应该做的事" 这一核心价值观逐渐成型。
为维系分布式团队的凝聚力,公司寄送办公设备、组织线上瑜伽课,用细微的人文关怀消解物理距离;面对 Web3 爆发期的业务扩张机会,他们没有盲目跟风,而是以 "客户真实需求" 为标尺,将业务边界从安全审计拓展至合规、反洗钱、身份验证等领域。这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能力,让 CertiK 在行业波动中稳步成长。
如今的 CertiK 已服务超 5000 家企业,累计发现 18 万个安全漏洞,占据全球 60% 以上的市场份额。红杉、高瓴、高盛等 12 家顶级机构的投资背书,三星与 Ledger 安全名人堂的入选认可,以及苹果六次安全致谢,印证着这家企业的行业地位。从 Web2 的小红书、蚂蚁金服,到 Web3 的各类区块链项目,CertiK 的安全体系正成为数字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石。
对话结尾,身着浅灰西装的顾荣辉谈及未来时,眼神中仍保持着当年钻研形式化验证时的专注。正如《福布斯》所言,对于他和 CertiK 而言,这场关于数字安全的探索远未结束 —— 在技术与商业的交叉点上,他们正用数学的严谨与商业的敏锐,持续定义着 Web3 时代的安全新边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