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五年千亿研发淬炼,小米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筑“同心圆”

2025-10-17 11:39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五年千亿研发淬炼,小米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筑“同心圆”

10月15日,以“同心湾区,论道未来”为主题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论坛在珠海美高梅华府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珠海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指导,小米中国区广东分公司主办,此次论坛汇聚了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以及各界人士,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前沿趋势,谱写大湾区创新发展新篇章。

  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化应用,与会嘉宾就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大湾区产业升级、促进跨区域协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湾区齐聚:共绘发展新蓝图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正通过文化、交通、青年交流等多领域融合,共绘“同心圆”发展蓝图。本次论坛成为这一蓝图在科技领域的重要实践。

  珠海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邹桦致辞中表示,珠海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基础,目前全市拥有省实验室2家、省重点实验室19家,布局建设“天琴计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在企业培育方面,珠海已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2900余家。

  近年来,珠海在科技创新领域表现亮眼。数据显示,珠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连续6年排名全国地级市第2,“澳门-珠海”科技集群连续2年跻身全球创新百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2。

  大咖云集,共探AI技术前沿趋势

  在主题演讲环节,多位重量级嘉宾分享了精彩观点,现场思想碰撞、气氛热烈。

  发展新蓝图,离不开引领技术变革的核心企业。此次论坛邀请了珠海金智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廖万里、珠海乐图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及云表平台创始人张军、普强时代(珠海横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延辉多位专家。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孔德珠、金翼私募基金管理(珠海横琴)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万成水、北京师范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田、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院长杨光华等高校及企业家代表到场参与圆桌论坛,同时也特邀了小米集团珠海公共事务总监李梅和小米中国区广东分公司市场总监张昆学共同参与。

  小米集团技术委、小米AI实验室高级技术总监孟二利出席论坛,分享了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布局与创新实践。孟二利表示,人工智能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核心驱动力,小米始终坚持技术立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推动AI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未来有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创新高地。

  硬核突破,小米科技赋能湾区智造

  作为论坛的主办方,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硬核科技突破成为关注焦点。

  据悉,过去五年小米研发投入超千亿元,坚定从互联网公司走向硬核科技公司,迎来硬核实力质变。

  在2025年9月,小米正式发布小米17系列手机,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最新一代3nm工艺,性能功耗全面领先。

  小米17系列实现屏幕、电池、影像三大国产技术突破,小米17 Pro系列更以“妙享背屏”重构智能手机交互模式。

  在智能汽车领域,小米SU7系列成为近一年20万以上最畅销的轿车,小米YU7更是收获了1小时大定突破289000台,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

  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的强大潜力。

  小米AI实验室的多项技术成果正在大湾区落地生根,为区域产业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政企协同:珠海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珠海市政府与科技企业的协同发展,成为本次论坛热议的焦点。据介绍,珠海已初步构建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24亿元,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珠海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培育,近期连续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支持政策,从平台搭建、人才引进到场景开放、金融扶持,系统化推进产业集聚与技术融合创新,出台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11项措施,设立5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券”,超前部署10000P智能算力,打造国内最高性价比的算力洼地。

  此次论坛体现了珠海市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度重视。珠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珠海市委会主委贺军,珠海市政协副主席、市知联会会长王红勤全程参与并策划本次论坛,展现出政企学研多方协力推动产业发展的坚定意愿。

  政策引导与市场活力的同频共振,正持续优化珠海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生态,吸引越来越多创新企业与高端人才汇聚于此,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智造未来。

点赞()
上一条:全球首个AI智能追腰技术在京发布 中国人体工学椅再获创新突破2025-10-17
下一条:平台企业“开”进车圈,折射新能源汽车产业哪些变革?2025-10-17

相关稿件

粤港澳大湾区:同心加速 蓝图走向现实 2022-09-19
粤港澳大湾区:同心合作 从美好愿景变为生动现实 2022-10-09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4-05-04
5年间粤港澳大湾区9市外贸总计额突破35万亿元 2024-02-24
粤港澳大湾区:“跨城消费”热度高 2023-08-17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