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9月23日电(记者帅才 王腾)“一人住院,全家奔波”,这是很多家庭面对亲友住院时的困境。近年来,湖南省多家医院积极探索“无陪护”病房模式,以专业护理团队替代家属陪护,缓解了家庭照护压力。
近日,记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的“无陪护”病房看到,医疗护理员卢志敦正耐心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工作中的卢志敦神情专注、动作娴熟。“以前家属陪护,总担心照顾不专业,现在有了专业护理员,我们彻底放心了。”患者家属谢女士说,“他们24小时守护,比我们做家属考虑得更周全,帮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
卢志敦告诉记者,护理员的日常工作围绕患者非医疗照护展开,从协助进食、穿衣、清洁,到定时为卧床患者翻身预防褥疮,每一项都细致入微。“我们不仅要照顾患者的生活,还要时刻观察他们的状态,一旦发现患者有不舒服的迹象,必须第一时间呼叫医生和护士。”
湘雅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护士长苏斯说,科室的“无陪护”病房试点始于2025年4月。为了让护理员安心工作,科室特意腾出地方,为护理员们配备了铁皮柜、微波炉、电风扇,打造专属的休息和储物空间。“护理员对医院有了‘家’一般的归属感,工作更积极,服务也更稳定。”
除了改善工作环境,科室还格外重视护理员的专业提升。科室每周会组织2-3次护理讲座,内容涵盖照护技巧、风险防范等。“每次培训都会针对此前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大家不再犯同样的错。”曾做过多年“一对一”护工的护理员朱贵芳说,“以前没人系统培训,全靠自己摸索,遇到问题也只能自己扛。现在不一样了,有护士长和主管定期培训,遇到困难还能和团队伙伴互相帮忙,而且与熟悉的医生和护士们沟通起来特别顺畅。”
湘雅医院护理部主任岳丽青说,“无陪护”病房的护理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护工,而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的“辅助护士团队”。“入职前,他们必须完成规定学时的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上岗后,还要接受专科培训,比如学会观察和护理肠造口、为皮肤科患者规范涂药、协助患者科学活动等。”岳丽青告诉记者,医院“无陪护”服务执行政府指导价,每天154元,而此前家属请护工每天需要200至300元,“相比这下,护理员的服务更专业,还能为患者家庭节省开支。”
在长沙市第四医院,“无陪护”服务已走过15个年头。作为湖南省首家推行该服务的医疗机构,这里的模式更趋成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汤自力介绍,医院的“无陪护”服务分为三类:240元/天的专属照护,由一名护理员提供24小时“一对一”服务;140元/天的共享照护,由两名护理员为三名患者提供全天候服务;20元/天的基础照护,由护理员为多名患者提供基础生活照料。
长沙市第四医院护理员陪护、照顾住院患者。新华社记者 帅才 摄
长沙市第四医院院长谈立明告诉记者,为了留住优秀护理人才,长沙市第四医院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目前医院220名护理员,每月除约5000元绩效工资外,还会根据患者满意度、照护质量发放额外奖励。“我们希望通过稳定的收入和人文关怀,让护理员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谈立明说,“无陪护”服务有效减轻了患者家庭负担,提升了患者的住院体验,但要进一步推广,还需更多政策支持。
“‘无陪护’是多方共赢的民生工程,患者获得专业便利的照护,医护人员能更专注于医疗工作,患者家属也能从陪护压力中解脱。”长沙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万胜介绍,“无陪护”模式在长沙正加速普及。目前长沙已有6家医院推行该服务,预计年内将在市内所有公立医院全面落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