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从“依矿而生”到“多链共生”

福建小城循环经济闯出产业新路

2025-09-22 14: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福建小城循环经济闯出产业新路

福建龙岩,一座矿藏丰富的“资源型城市”,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多达60余种。过去,这里依赖“一矿独大”的线性经济模式,虽享受了资源红利,却也早早面临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

  “吃干榨净”——这句充满紧迫感的口号,如今已在龙岩转化为从“资源依赖”到“循环再生”的实质性变革,让石头里“长出”新产业,让废料里“榨出”真金白银。

  “点石成金”:红色石材的绿色蜕变之路

  走进龙岩市永定红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一座以“永定红”花岗岩雕琢而成的青年毛泽东雕像矗立在展厅中。“长沙橘子洲头的那座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像,正是取材自我们这里的‘永定红’。”永定区循环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张茂海介绍道。

  “永定红”是一种颜色温暖红润、结构致密、质地坚硬的岩石,因其性能稳定成为优质的建筑石料。目前已探明储量约92亿立方米,可采储量约46亿立方米。因此,“石头经济”一度成为永定财政的“顶梁柱”,但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上世纪,由于矿山开采技术粗放、企业环保投入不到位,部分企业甚至受利益驱使私挖盗采,永定红石材产业野蛮生长造成青山挂白、粉尘弥漫、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山体裸露,大量坑洞,满目疮痍,加工企业的石屑废水流入溪里,溪水变浊、变脏、变臭,成为“牛奶溪”,引得当地群众怨声载道。

  产业要发展,生态也要保护。如何才能实现“红色石材,绿色开采”?龙岩将答案写进了循环经济的产业链——“石材开采—石材加工—石粉废渣处理—建材产品”,实现资源闭环利用。

wechat_2025-09-23_153311_167.png

图为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拍摄的汀江两岸景色。资料照片

  “2017年开始,公司每个生产厂房均建有六级沉淀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粉水可以经特定渠道流入沉淀池,经逐级沉淀后的清水将被抽回生产车间循环使用,用于带水切割作业,可抑制粉尘。”龙岩市正磊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华说。

  记者看到,废料石渣被运输到园区一角的石粉废渣深加工处理企业,经过多道工序,制成陶瓷水磨原料,配套应用给九牧卫浴、马可波罗等下游企业。数据统计,园区每年处理废石料超20万吨,循环利用率达100%。

  与此同时,永定大力推进矿山复绿,昔日的“牛奶溪”已恢复清澈,园区四周重新“披绿”。今年上半年,该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产值6.64亿元,同比增长7.5%。

  “化油为宝”:废弃油脂的价值跃升之旅

  晨光熹微,一辆辆满载生物柴油的槽罐车驶出龙岩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厂区,这批“变废为宝”的清洁能源,正走向广阔的海外市场。

  “我们将废弃油脂‘吃干榨净’,不仅解决了环保难题,更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活动说。

  叶活动口中的废弃油脂收集自餐饮行业的地沟油、酸化油等,年处置能力超过22万吨。记者看到,颜色黑黄的油脂通过纯化处理、酯化反应、精细分馏等一道道工序,被转化为清澈透明的生物柴油。不仅如此,研发人员正将废弃油脂转化为更高端的生物航煤与生物基化学品,多项技术成果处于待转化阶段。

  “我们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创新,废油脂利用率高,其品质甚至超越了国际标准,产品满足欧盟市场要求并向其大量出口。”叶活动说。目前卓越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生物柴油行业产能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将生物柴油进一步加工成天然脂肪醇,应用于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化用品,还可制成环保可降解的生物酯增塑剂。就连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甘油副产品,也被用于环保涂料、树脂等精细化学品的制造,真正实现了将废弃油脂“吃干榨尽”。

  “无废闭环”:产业共生的循环生态之网

  走进上杭蛟洋新材料产业园,一张“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清晰展示了企业之间资源循环流动的脉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产业园的诞生,源于一家本土企业的废料处理。

  这家企业便是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它依托当地丰富的铜矿资源,规模迅速扩张,但每年伴生出的100万吨硫酸却成为难以处置的“废料”。“外运成本高、环境污染风险大,本地当时缺乏消纳能力。”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陈磊回忆道。

  转机来自当地政府的精准招商。他们引进了瓮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将紫金铜业产生的硫酸作为原料,用于生产磷肥。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一合作犹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触发了一系列产业链延伸效应: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膏,又被引进的深加工企业制成建材,实现二次利用。

  “我们本来只是为了‘消化’危废,却‘无心插柳柳成荫’,企业之间逐步形成了类似自然生态的‘食物链’,将原料‘吃干榨净’。”上杭工业园区管委会产业发展科科长刘敏英说。

  如今,上杭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已构建起以金铜冶炼为核心,串联硫、磷、氟化工,并进一步拓展至新能源、新材料的复合型产业体系。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的高度循环利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园区进一步将化工产业优势延伸至锂电池领域。福建优锂新能源有限公司正是专注于新能源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的代表企业。

  “我们将回收的电池经过破碎、拆解,筛分出铜、铝、黑粉等成分,再进一步提取出磷酸铁和碳酸锂。这些再生资源几乎全部可在园区内消纳,重新用于电池生产。”福建优锂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凡介绍。目前,该公司具备日均处理约4万辆报废车电池的能力,产能仍在稳步扩大。

  如今的上杭县,已实现锂电池75%原材料成本的区内供应,构建起“锂矿—原材料—储能系统—回收再生”的全闭环储能产业链。2024年,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实现产值503.8亿元,真正让每一吨矿产资源“有伴可寻、有家可归”。

  “都说靠山吃山,我们要换个吃法。”龙岩的干部群众说,过去是恨不得把整座山都搬空换钱,如今讲究的是细嚼慢咽、吃出花样,让石头里“长出”新产业,让废料里“榨出”真金白银,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点赞()
上一条:以旧换新后,废旧家电都去哪了?2025-07-28
下一条:买钢乐亮相2025中国·兴化金秋经贸洽谈会2025-10-21

相关稿件

蹚出产业转型新路径 做好城市经济大文章 2022-04-12
坚持创新引领 海南闯出一条新路子 2021-01-07
中国哪些小城是超级产业冠军 2022-09-13
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10-13
聚焦“堵点”和“断点”,畅通经济循环 2023-05-20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