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5年第二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

作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5-09-02 16:52 来源:市说新语 次阅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025年第二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了2025年第二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汇编。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响应,精心组织推荐,最终“北京:以对企服务事项清单深化‘业务+行风’ 护航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等10个优秀实践案例入选,现予以公布。

1.北京:以对企服务事项清单深化“业务+行风” 护航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业务+行风”工作效能,针对企业“找不对门、办不成事”的突出问题,制定发布《市场监管部门对企服务事项清单》。聚焦企业办事现实需求,全面梳理市场监管领域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和改革举措,围绕企业初创启动、经营成长、高质量发展、权益保护4个发展阶段,精准提供营业执照办理、经营资质变更、公平竞争和商业秘密保护等25类64项服务,精确引导经营主体快速找对办事主体,找准办理渠道,有效实现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为企业”的转变,助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

2.天津:“跟班式学习+沉浸式实践” 推动监管服务双升级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以行风建设为抓手,以“跟班式学习”“沉浸式实践”为载体,组织系统干部千余人次开展“跟班式调研”,深入350余家经营主体,以“学徒”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各环节,从“内行人”角度准确把握企业需求,推动解决监管难点、企业发展难题79个,探索推出“个转企一件事改革”“产品质量可靠性公共服务平台”“优化登记申报系统审批时限”等98项改革举措,有效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改革经验。同时,将行风建设要求融入干部实践锻炼全过程,有效提升干部专业能力素质,培育一批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在各类比武竞赛中获得团体奖项15项、个人奖项10项,推动市场监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3.山西阳泉:“案件回访+纪检监督” 解码规范执法“方程式”

山西省阳泉市市场监管局着力破解行政执法领域行风风险问题,联合驻局纪检监察组探索构建“案件回访+纪检监督”联动机制。通过建立“全周期闭环管理、立体化案件监督、靶向式问题治理”工作模式,对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实施全面跟踪与严密监督;充分运用实地走访、邀请座谈、电话回访等方式,对执法质量、行为规范、廉洁自律等13个方面进行回访监督,全方位评估、监督、规范办案人员履职尽责。机制实施以来,共抽查各类案件1776件,解决各类问题20余项,移送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4条,移送司法部门问题线索28条,有效实现行政执法质效和执法人员作风纪律双提升,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4.上海静安:“营商伙伴日”激发民营企业新活力

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立足行风建设“巩固提升年”目标任务,聚焦提升“亲企亲商”政务服务水平,积极搭建“营商伙伴日”制度化平台。通过高频次、主题化、面对面的深度沟通与精准服务,及时响应和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难题和诉求,实现政策咨询“秒级响应”、重大项目登记“提前办结”、餐饮行业“准入即准营”、政风行风有效转变,让企业真切感受“如沐春风”的创业环境、“如鱼得水”的发展环境和“如鸟归巢”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区级层面开展近30场“营商伙伴日”活动,助力30余家企业落户,区块链、超高清视听等新兴领域企业增速显著,焕发民营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新”的勃勃生机。

5.江苏盐城东台:“三减三整合”提升涉企检查质效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市场监管局坚持监管提质抓行风,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为基础,探索构建“三减三整合”综合检查工作机制。以“减频次”“减专项”“减重复”为目标,着力整合检查任务、检查事项、检查对象,从任务检查内容、涉及检查对象领域、检查对象性质等多维度切入,累计整合各类行政检查178次,形成整合任务43个,在农贸市场、药店等重点领域探索形成12个“综合查一次”任务固定场景,有效解决经营主体关注的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问题,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执法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以行风建设的良好成效让企业家在盐城东台专心创业、安心经营。

6.浙江:“简案快办”跑出服务型执法“加速度”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行风建设,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满意度,针对“案多人少”“繁简不分”“质效不高”等人民群众和基层执法人员关注的突出问题,主动转变执法理念、优化执法方式,探索建立“简案快办”执法办案新模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发掌上执法平台,筛选行为认定、现场取证、处罚履行简单的5大领域80项违法行为,将案件办理流程由线下转移至掌上终端,实现办案时间大幅缩短、纸质文书有效精简、行政相对人“一次不用跑”。截至目前,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通过“简案快办”办理案件11.69万件,无一例进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程序,有效降低基层干部履职风险,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认同感、满意度。

7.江西吉安:以“四个公开”探索“找得到人”便民服务新模式

江西省吉安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紧扣群众办事“找得到人”核心需求,探索建立“四个公开”基层分局便民服务工作模式。具体内容:一是公开责任单,在醒目位置公示工作人员姓名、职务、职责、联系方式、动态去向等信息,让群众“一眼找到人”;二是公开岗位牌,统一制作标有基本信息、服务承诺的标牌,公布监督渠道,让服务“透明可监督”;三是公开辖区图,精准标注监管范围与责任人,制作政务服务办事指南“二维码”,让监管“一目了然”;四是公开值班表,按经营主体密集程度分类实行值班制度,让服务“全天候响应”。“四个公开”实施以来,基层分局群众办事满意度提升至98%,投诉率下降25%,政务服务效率提高30%,因“找不到人”引发的纠纷基本清零,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实现服务效能“大提升”、行风形象“新突破”。

8.湖北咸宁:打造“12315”快处机制 推进消费维权提质增效

湖北省咸宁市市场监管局巩固提升行风建设成果,打造“快速+全天候+零跑腿”的投诉举报快处机制,推进市场监管干部队伍转作风、优行风、提质效。建立快处机制,实施投诉举报“1”站式登记、“2”小时内分送、“3”小时内回应、至少调解“1”次、“5”个工作日内办结,形成全流程工作闭环。依托云电脑联通12345、12315两个平台,推进移动办公,构建全天候快速响应体系。组织消费者、经营主体、12315工作人员“云端”调解,实现调解双方“零跑腿”。机制实施以来,已快速处置消费纠纷8732件,投诉举报量较同期明显减少,受到经营主体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9.广西:“一卡畅联”暖民心 服务监督促万企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以行风建设为抓手,以解决经营主体问题诉求为切口,探索推出“服务监督卡”,推动构建“服务+监督+评价”闭环机制,有效破解企业“政策获取难、融资贷款难、诉求解决难、服务评价难”问题。“服务监督卡”集成办照办证、政策查询、信用信息等12项服务功能和执法监督、诉求反映、行风评议等3项监督渠道,实现“一卡通办、有诉必应”,有力推动服务下沉、监督前移,倒逼服务作风转变与流程再造。2025年上半年,全区经营主体反映问题诉求解决率显著提升,同比提高近11个百分点,妥善处置各类拖欠账款累计近1亿元,惠及经营主体687家。

10.云南:深化“一件事”高效办成 助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巩固提升行风建设工作成效,立足提升经营主体和办事群众满意度和认同感,推行“一个专班”“一网登录”“一表填报”“一窗解答”政务服务举措。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拓展事项范围、打通数据壁垒、加强政策解读,实现企业迁移登记、开办便利店、“个转企”等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能办好办。举措推行以来,共办理各类业务157万余件,6个“一件事”达到“好办”以上等级,经营主体和办事群众满意度、认同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进一步优化。

点赞()
上一条:深圳扶持民企站到科创“C位”2025-08-11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2018年度中国营商环境(案例)第二批十佳城市榜单揭晓 2018-12-28
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规范健康发展 2021-10-22
“2023高端品牌TOP100”发布第二批最具价值品牌,14家入围 2023-11-22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 2023-05-21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第二批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 2023-10-31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