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9月9日,以“汇全球佳酿 促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开幕。本届酒博会吸引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 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超过 20000 款酒类及相关产品,线下展览展示总面积达 9.2 万平方米,位居国内同类型专业展会第一,同时搭建线上展台推动展品上云,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酒类贸易与文化交流平台。
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李炳军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开幕、“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活动启动。贵州省副省长蔡朝林致欢迎辞。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北马其顿共和国驻华大使萨什科·纳塞夫、法兰克福国际大奖赛副主席马克·霍克斯致辞。贵州省领导卢雍政、王忠、赵德明出席。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德芹,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华涛分别代表企业发言。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蔡朝林
蔡朝林代表省政府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近年来,贵州持续强化白酒品质管控,让消费者畅享“放心美酒”;持续打造名品精品,让消费者畅享多样选择;持续推进酒旅融合,让消费者畅享美好生活;持续创新营销方式,让消费者畅享便捷服务。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希望与会嘉宾借助酒博会平台广泛凝聚发展共识,共同推动酒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
宋书玉在致辞时指出,当前中国酒业正处在“总量收缩、分化加剧”的深度调整阶段,面临需求变化、消费代际更迭与国际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贵州是世界酒业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酒博会已成为世界酒业瞩目的盛会,祝愿酒博会越办越好,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产业发展的“稳定器”。
北马其顿共和国驻华大使萨什科•纳塞夫
萨什科·纳塞夫致辞时表示,希望以参加酒博会为契机,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双方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
法兰克福国际大奖赛副主席马克•霍克斯
马克·霍克斯致辞时表示,酒博会作为中国酒类行业极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国际盛会,始终是推动中欧酒文化交流、促进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高度珍视与酒博会的合作关系,也深深认可这一平台所带来的深远价值,将积极参与对话,持续推动资源共享与项目对接。
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张德芹
张德芹发言时表示,“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顺应消费变革与行业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茅台集团将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加速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聚焦尊重消费者、连接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方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华涛
华涛发言时表示,酒博会举办13年以来,已成为一场彰显贵州风韵、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准的酒业盛事。当前,白酒行业正身处一个“重构与重生”的时代。无创新不生存,唯有打破边界、主动融合,才能于变局中开新局。愿与全球酒业同仁一道,携手并肩、齐心协力,共持和美理念、共促交流合作。
开幕式上,还启动了百城万店金秋美酒消费季活动。为打造永不落幕的酒博会,一码贵州“贵州白酒云展会”、“京东贵州白酒专区”正式上线。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展馆。
本届酒博会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设置 8 个展馆展区,包括国际精品馆、中国名酒馆、国际美酒馆、省(市、区)精品馆、酱香核心产区(仁怀)馆、美酒生活方式馆、“酒 +” 馆等,中国(贵阳)国际酒博城会展中心亦设相应展示区域。其中,境外展商数量约占总展商数的 25%,境外展品总数约占展品总量的 30%,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 —— 法国、西班牙、格鲁吉亚等世界主要酒类产区国家组团参展,拉菲、玛歌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茅台、五粮液、汾酒、郎酒、习酒等国内头部酒企悉数亮相。
展会期间采取 “线上线下融合、馆内馆外联动” 模式,精心组织近 30 场专项活动与特色环节。专业论坛方面,第二届中华酒文化大会、世界酒业发展峰会、2025 世界酒业采购商大会、“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走进贵州经贸推介会等相继举办,为国内外酒企搭建合作桥梁;特色体验活动则涵盖国际美酒(美食)嘉年华、2025 贵州酒博音乐节、咖酒调制体验、村 T 酒博秀、“跟着酒博赏非遗” 等,同时首次推出 “美酒生活方式馆”“非遗酒文化展”“老酒拍卖会” 三大特色板块,并打造吉尼斯世界纪录酒类收藏馆,全方位提升观众参与度,推动 “美酒 + 美食”“美酒 + 文旅” 深度融合。
作为酒类贸易的重要平台,本届酒博会不仅为全球酒企提供了产品展示与交易的契机,更成为中国酒文化走向世界、与国际酒文明对话的窗口。展会通过推动酒类展览与文化、旅游、消费等多维度融合,助力贵州酒产业从 “卖产品” 向 “卖生活方式” 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贵州在全国白酒产业的核心地位。未来,酒博会将持续以开放姿态凝聚行业共识,为全球酒业提供 “传统与现代平衡、本土与国际共生” 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中国酒业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国家有关部委代表,部分外国驻华使节,部分省(区、市)相关代表,境内外商协会和企业代表,展商和采购商代表,各市(州)、省有关单位负责人及媒体代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