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在深化改革中推进治理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25-09-03 17:15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在深化改革中推进治理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如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这是我们抵御风险挑战、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不过,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清醒地认识到发展道路上存在的挑战,并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强大动力。

  坚持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

  中国的持续发展,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首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构成了我们最核心的优势。这一领导核心能够确保国家发展的战略定力,统筹各方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为长远发展目标提供稳定的政治保障。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这确保了发展的根本方向和价值旨归。

  最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经济活力,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失灵。

  这三大优势有机结合,为中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面向时代课题:在高质量发展中应对新挑战

  在肯定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这些并非制度本身固有的风险,而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是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是面对治理效能的挑战,要破除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

  随着治理体系日益庞大和复杂,少数环节可能出现“中梗阻”现象。一些部门和干部服务意识弱化,存在着重对上负责、轻对下服务的倾向,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影响了治理效能。这要求我们必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二是面对社会公平的挑战,要完善公平保障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防止利益固化,是一个长期任务。随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必须警惕资源配置权过度集中于少数领域或群体,导致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为此,必须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持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面对决策科学性的挑战,要拓宽民意沟通渠道。

  在信息时代,社会诉求日趋多元。如果决策过程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和科学的论证程序,就可能导致“拍脑袋”决策,增加误判风险。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渠道,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结果公开,确保决策过程能够真实反映民情、充分体现民意。

  四是面对社会矛盾的挑战,要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时有反映,若民生诉求和社会关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容易累积成社会矛盾。简单的“高压管控”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决上述挑战的根本出路在于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制度创新。这既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核心在于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监督有力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关键在于提升干部队伍治理能力。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干部队伍的理论修养、专业能力和法治精神培养,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破除论资排辈和“官本位”思想。

  基础在于夯实良性互动的社会基础。要大力推进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使社会活力在规范的轨道上得到充分释放。

  目标在于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让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所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实践中不断展现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新挑战,我们唯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完)

       民盟中央经济专委会副主任 彭建虎

点赞()
上一条:龚堂华:坚持风腐同查同治 保障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2025-07-04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习近平: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3-04-14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 2021-12-17
中国化工集团:全面深化改革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2021-07-08
华锦集团:深化改革创新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1-04-09
陈昭彦:以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体系 2023-12-02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