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AI制药赛道竞逐加剧

英矽智能三闯港交所打响“突围战”

2025-10-15 13:39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英矽智能三闯港交所打响“突围战”

近期AI制药头部企业英矽智能再度递表港交所,开启了第三次赴港上市之旅。此前,该公司在2023年6月、2024年3月两次向港交所递表,但均因期满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3年11月,英矽智能就已经收到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从公司上市的最新进展来看,监管也在今年8月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前次备案完成后,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原因。

  AI驱动新药开发

  作为一家主打“AI制药”的公司,英矽智能通过AI平台自主开发新药并进行管线推进。从业务模式看,公司共有药物发现及管线开发、软件解决方案及与非制药领域相关的其他发现三大业务板块,其中药物开发在营收中的占比长期达到90%以上。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英矽智能营收分别为3014.7万美元、5118.0万美元、8583.4万美元,整体呈现较快增长;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2亿美元、2.1亿美元、1710万美元,三年累计亏损约4.5亿美元。

20251015133600_6k78wqoiq1.jpg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据悉,AI制药平台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帮助企业缩短研发时间。传统药物研发普遍存在效率低、周期长、靶点和分子筛选难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些行业痛点,英矽智能打造了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平台Pharma.AI,推动药物研发流程升级。

  但从营收结构来看,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大客户依赖。2022年至2024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总收入分别为2730万美元、4820万美元、8100万美元,占当期总收入的90.6%、94.1%、94.4%。

  核心产品方面,公司旗下进展最快的候选药物是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Rentosertib(ISM001-055),该药物的作用靶点TNIK因早期由人工智能辅助发现而备受行业关注,也是全球范围内进展领先的AI药物。

  据悉,通过AI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公司已建立了超过30条自主研发管线,且管线布局呈现多元化趋势。公司的两种早期候选药物对外订立三项授权协议。相关安排的合约总值超过20亿美元,由此带来的首付款成为公司近年来营收增长的支柱。

  多线布局成效待考

  多元化创新药管线布局的背后,对于英矽智能研发能力和科研人员储备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而且能否深入解决不同靶点的潜在困难也需要时间验证。

  公司目前的管线布局横跨纤维化药物、炎症性肠病药物、肿瘤药物、代谢疾病药物和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等多个领域,甚至在止痛药领域同样有所布局。据招股书,公司目前推进一类用于疼痛管理的新型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正在评估候选复合物的安全性,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提名一种临床前候选药物。

  今年9月,英矽智能再度宣布切入ADC药物(抗体偶联药)赛道,与迈威生物(688062.SH)、皓元医药(688131.SH)达成一项与ADC药物筛选、产业化相关的战略合作协议。

  诚然,凭借AI的效率加持,英矽智能手握丰富管线;但随着多线布局的推进,公司研发端积累的压力逐渐显露。

  从研发团队来看,目前公司共有308名员工,其中负责研发的员工人数为241人。对比已经上市的“AI制药第一股”晶泰控股早已突破500人的研发团队,双方在规模上仍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由于AI制药的应用场景涵盖算法、生物、化学、制药和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如何整合跨学科人才协同发展同样是不小的挑战。

  研发费用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7818万美元、9734万美元、9190万美元。其中,第三方订约成本在研发支出中的占比长期超过60%,而用于支付公司研发人员工资的支出占比则长期低于30%。

  公司在招股书中进一步表示:“我们的第三方订约成本主要包括项目产生的CRO(合同研究组织)及CDMO(合同研发和生产组织)开支。就项目委聘的CRO及CDMO提供实验室实验及生产服务,不为知识产权做出贡献。”但根据公司的说法,既然第三方订约成本并不为知识产权做出贡献,公司在对前者与研发人员薪酬支出上的差距难免有厚此薄彼之嫌。

  赛道竞逐愈发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英矽智能作为一家由拉脱维亚人Alex Zhavoronkov创立的公司,其之所以选择冲刺港交所,与公司投资者之一的药明康德息息相关。

  2018年,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领投了英矽智能的新一轮战略融资,双方表示要将英矽智能的AI技术与药明康德的实验能力紧密结合。据报道,也正是在这轮融资后,英矽智能创始人Alex决定将公司总部迁往香港。

  英矽智能财务主管戴鹏同样与药明康德渊源颇深,前者曾在2017年8月至2021年5月任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财务部门主任,这一时期正是药明康德“A+H”两地上市的关键时期。戴鹏于2021年6月加入英矽智能,并于2023年10月升任为副总裁。

  随着AI制药逐渐发展成熟,这一赛道也迎来巨头竞逐。从百度下场创立的百图生科,到腾讯自研的云深智药,再到近期中国电信发布的AI药物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今年AI制药领域频现大额订单。在赛道竞逐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对于英矽智能这类初创企业而言,融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6月,英矽智能宣布已于近期完成1.23亿美元的E轮融资,由惠理集团旗下的私募股权基金、浦东创投和浦发集团、锡创投和宜兴国控联合领投。在业内人士看来,英矽智能眼下的当务之急,在于能否尽快推进Rentosertib药物的商业化进程,通过落地产品来保持自身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

点赞()
上一条:南凌科技签约国际知名货运公司,以自研SD-WAN打造全球稳定物流网2025-10-14
下一条:致同国际商业报告观察 商业乐观情绪年内首次上升2025-10-16

相关稿件

8000万美元预付款,Exelixis与英矽智能达成全球独家许可协议 2023-09-13
英矽智能冲刺港交所:AI制药至今没有成药,前景几何? 2023-07-21
英矽智能泛TEAD抑制剂ISM6331获FDA孤儿药认定与临床试验许可,用于治疗间皮瘤 2024-08-08
港交所拟允许特专科技公司在港上市 2022-10-20
退市7年 “鞋王”百丽再次冲刺港交所 2024-03-06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